存股,賠錢要賣股票嗎?
存股熱門:台塑、中鋼跌超過50%
近年,高配息的ETF、存股漸漸受到小資族的歡迎。 購買配息穩定的公司股票、ETF,每年、甚至每月領取配息,這似乎比在股票市場殺進殺出,低買高賣簡單多了。 但在2024年,以往是存股熱門選擇的台塑、中鋼,股價卻不斷下跌,甚至比10年、15年前的股價還要更低。 買到好公司就應該跟它長相廝守的存股想法,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呢?
什麼是配息?
配息,理論上最好是來自於公司的盈餘,公司有賺錢才能分紅給股東。以領配息作為主要投資方式的投資者,大多傾向選擇股價平穩且每年配息不錯的股票,比如說台塑、中鋼、中華電…等等。但疫情後整個世界格局發生巨大改變,以往績優的公司在經營上面臨許多外在因素的挑戰,股價最終也咚咚往下跌。
你原本設想的投資計劃是每年能領3~5%的配息。結果2024年過去,這些股票各個跌超過50%,已經遠低於你買進的價格。就算是用定期定額的方式逐年買入,平均成本也是高於現在的股價,這就是賺了股息卻賠了價差。
所以,存股,就不需要考慮賣出股票嗎?
什麼股票不能存?
你可能有聽過一種說法,股票是越低越要買,下跌反而要買更多。 是,對那些產業正在上升期的公司,低接它的股票可能不會有問題,隨著它的商業規模不斷擴大,配合總體經濟良好,股價的確可能還會更高。
但若一家公司的產業面臨考驗,走下坡,逢低買進的投資方式反而很難等到股價反轉向上,越買只會越低,最終成為你庫存中套牢的那一檔股票。
投資,就是把自己的錢,放入到股市、債市、房市…等等資產中,藉由配息或是價差賺取利潤。假設你買的資產,最終並沒有如計畫中幫你賺到錢,甚至是虧了錢,你就應該想想要怎麼賣掉它。
你清楚自己的投資計畫嗎?
看看台股30多年來,輪換了數十檔股王,每一家都曾是當下最熱門的產業,飽受投資人的青睞,但隨著時間過去,哪個股王沒有興衰輪迴?
縱使,存股族不需要像作價差一樣殺進殺出,但這絕不代表,存股族就可以抱著股票不要賣,比如這家公司已經不再賺錢,甚至可能下市淪為壁紙。
若想要存股賺取配息,結果發現這公司營收獲利的能力越來越低,配不出股息。那你為什麼還要持有它的股票呢? 若一家公司,因為不賺錢,市場不再認同它的價格。當它跌破你的買價時,雖然還是有配息,但股價卻跌了好幾十%,遠比配息還要多,這樣還該持有嗎?
在面對股票下跌等必須考量賣出的時候,投資者往往更難果斷地做出決定。遇到這種思考難題,我建議你要想一想:是選擇把一筆錢卡在明顯越來越差的股票中,還是要把這筆錢,轉去另一個逐漸興盛的產業,哪一種投資才更有可能賺錢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