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要預測行情】25/04/07的恐慌,其實有更重要的事

最近這波市場大跌,你也感受到市場的恐慌了嗎?
這次因美國提出全球性關稅政策,導致股市劇烈回檔。網路上也炸開了鍋,各種新聞、論點、猜測四起,大家都在猜下一步會怎麼走。
但你知道嗎?
市場為何下跌,其實對你的操作沒有那麼重要。 你真正該關心的是:你目前的投資部位,是否還在你能承受的風險範圍內?
星期一不該這樣做
不論是波段交易者,還是台積電買在1,000元之上的存股族。禮拜一的開盤,你不該預測接下來的行情。因為預測容易變成執念,而執念會吞噬你的投資紀律。結果該停損不想停損,該進場不敢進場。
你真正該做的,是回頭審視自己的交易計畫,包括:
- 我的風險控管是否合理?
- 停損點設定得夠清楚嗎?
- 有無加碼的依據與條件?
投資最怕就是不遵守自己的交易計畫, 比如說,一段下跌的趨勢,對波段交易者是停利、停損、空手等待的時機。對存股族,卻是買進撿便宜的機會。 當行情已經出現時,你就要依照投資的計畫做該做的事。
- 波段交易者的獲利時機,是在市場重新出現上漲動能的時候。
- 存股族的獲利機會,是利用放長時間市場能夠再次過高的慣性。
看似矛盾的作法,都有自己的投資邏輯:有各自的買賣、停利、停損原則。精確執行的重點在於,你是否清楚自己的投資與策略。
為什麼大跌總是發生?
打開台股歷史走勢,你會發現:從2009年的4,000點漲到最高24,000,過程中不乏數次的劇烈下跌。這些回檔往往劇烈、伴隨恐慌且措手不及。而大部分的散戶,就是在這個時候,看著股票跌破成本,最終把之前的獲利賠光。
還記得前幾個月台積電剛上1,000點時,市場上一片歡呼,喊出1,600、1,800元的目標價;高配息的ETF也被瘋狂吹捧,彷彿股市會不斷的創高,勇敢買進都不需要擔心。
但, 股市不會永遠只是上漲,大戶、機構要獲利了結,當市場往上推到一個階段的高點,勢必會迎來回檔好重新再布局。
修正,往往又深又急。若All in在市場中,就算是長期的存股,這些問題你有想過嗎?
- 如果下跌20~50%下,你是否承受的住?
- 你有信心它一定會漲回來嗎?
- 重新漲回來需要的時間,你能否等待?
絕大多數人都沒想過這些,直到資金卡住無法周轉,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準備好。
波段交易,為何能避開市場風險
波段交易,看重的是股票正在上漲的動能,起漲的時機,就像是水果要吃著時的才香才甜。當波段交易者觀察到市場不再上漲,進入盤整,就會適時降低資金、抓緊時機停利,等下一波機會。
所以,當市場出現大幅回檔,波段交易者的資金早已大多撤出市場,在旁觀望、休息,重新等待市場出現上漲的動能,狙擊下一次進場的時機。
所以,星期一很可怕嗎?
如果你有完整的交易系統、清晰的風險管理,那麼每一次下跌,
都將只是新的機會,
有完整交易系統的人早已準備好迎接每一場風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