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市在創高,你卻沒感覺嗎? 有交易系統才會知道應該怎麼做。

摘要
- 就算創高的市場也可能很多股票沒有漲。
- 如果每天只有漲台積電,其他股票只漲兩三天,這時選股的難度會增加。
- 短期如果勝率下降,就要適當的消化累積起來的負面感受,避免一次爆炸。
- 大家都是解讀同一個市場,那現在的市場適合你的系統嗎?
股市明明在創高,但很多股票卻普普
2025的8月到9月左右,台美股市重新創下歷史新高,完全沒有理會上半年的沸沸揚揚的關稅戰、美債危機等壞消息。感覺這一兩個月進場買股票應該都要賺錢對嗎?
但反而是這段時間,不少之前的熱門股進入休息不再創高。某些原本往上走的股票出現明顯的回跌,或是不少剛突破往上,走沒幾天就跌回原價。
雖然拉長時間市場不斷再創高,但創高後拉回一段也是很正常的現象,就像是海浪一波一波的有上有下、有波峰與波谷。不過,若只是觀察股市短時間內的波動,我用自己十多年前在德國經歷的一班火車之旅來形容會更貼切,因為那是一班會倒退的火車。
記得那天的行程是從德國往法國巴黎,買票、搭車都很順利,列車發動後我也很放鬆地享受沿途的田園風景,就在我正想著下午到達巴黎可以去盧森堡公園,愜意地在板凳上曬太陽看本書時,火車突然放慢速度直到完全停止。往窗外一看發現車子停在田地中央,左右都沒有車站,就在我感到疑惑的時候,火車又重新發動,但方向不是繼續往前而是倒退。一開始覺得可能是前面一個小事故,等等就會再往巴黎開,過了一陣子卻覺得越來越不對勁,車子是一直退一直退,甚至越過了我上車的車站,最後停在一個不知道的地方。車掌在車一停止就疏散了所有人,詢問站務人員也沒有清楚的解釋,只知道當天已經沒有車前往巴黎,所以我又被迫在德國多住了一天。
股票有時就像這趟火車之旅,雖然目的地是往前,但過程卻有預料外的倒退,直到過陣子才重新前進。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可能,比如說,許多成本買在前一次高點的人,因為終於解套沒有虧錢,紛紛慶幸地在這裡賣出,就對剛創高的市場就形成了往下的壓力。但是不論是什麼原因,不想自己的股票在市場震盪時倒退的太多,想避開不必要的虧損,就有3點一定要關注。
不平穩的創高,一定要關注的3點
1. 最近是大家都好,還是只有大型股、台積電好?
最近股市不斷創高,但觀察個股卻會發現,表現最好的是占台股權重最高的台積電、鴻海等等權重股,常常少數幾檔就撐起了台股一天上漲的點數。甚至如果只拉台積電其他都沒漲,這就是常聽到的拉基盤。當拉基盤出現時,其他的個股容易漲了兩三天又倒退回原點,所以買強勢、買突破的交易策略在這時候失敗率可能會開始上升。

可以觀察的指標是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的對比。在9月份,淺藍色的加權指數(大型股)比起櫃買指數(中小型股),漲幅更多。當10月加權指數再次創高,櫃買指數並沒有跟上。
2. 前幾個月的強勢族群也跟著創高嗎? 還是今天漲這個,明天漲那個?
如果之前的強勢股停了下來,又沒有明確新的強勢族群,那麼資金分散的市場,選股的難度也會變高。就算之前買到了非常強勢的股票,比如7月後表現很好的印刷電路板(PCB)、BBU族群,9月也比較多在整理修正,看著獲利隨著整理、下跌而減少,很容易開始懷疑是否要趕快出場了,免得獲利全部隨著股價倒退縮水,竹籃打水一場空。
3. 自己的績效倒退了,能不能好好地避開虧損呢?
不論是股票買進後遇到回跌必須停損,還是既有的獲利回吐,這些【損失】如果在一段時間內頻繁發生,就會造成投資者的負面感覺不斷疊加。如果沒有好好消化累積起來的負面感受,你的最後一點理智就會在某次虧損斷線,做出不該承受的風險。最常見的,就是受不了變高的停損頻率,想把這陣子累積的虧損賺回來。看到一個新的投資機會,想大賺就會多買,結果因為部位放得太大,最後股價往下走變成大虧。
震盪的市場,你要有系統地面對
股市的波動是必然存在的現象,時大時小,有時會往下走一大段才重新向上,比如2025/04的歷史暴跌,短短5個月又再創高。但你現在可能遇到的問題是,明明市場已經創高,手上的股票卻不如預期,走走停停很不舒服。這些股票就像是人在遛小狗,就算目的地是前方,也會因為小狗沿路東聞西聞而繞來繞去;或是像九品芝麻官裡欠揍的方唐鏡,在同一個地方反覆跳進來又跳出去。這種短線上操作不太舒服的時候,就要重新好好審視自己的交易系統了,績效的下降是因為自己沒有確實執行系統,還是因為市場正好在一個自己不擅長操作的時期呢?
市場有時平易近人,有時亂糟糟。但不論它是可愛的還是任性的波動,每個人看到的都是同一個市場,只是人人解讀、面對的方式不同而已。做存股的、價差的、當沖的、隔日沖的;用現股的、融資的、權證的、期貨的…,每個人都在分析同一個市場、同一個波動。只是每個人的進場位置、停損設定、停利計畫、風控方式都不一樣,所以雖然市場創高後出現了震盪,有些人是等著進場、有些人卻是停損出場。這全然看你的投資系統、交易計畫是什麼。
所以,你要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,現在應該要做什麼。如果你覺得遇到了困難,比如股市再創高,你買股票的失敗率反而上升,整體績效有不合理的下滑而且虧損到很難受的情況,你的交易模式就是偏短線的。股票一天、兩天的回檔,你的資金、獲利就有很大的震盪,那你該做的就是放慢腳步,耐心的等待市場重新走出符合你交易系統的樣子。比如說,發現假突破的現象變少了,創高的股票又開始穩定往上走;台股也不是每天只漲台積電,而是大部分的股票都有不錯的行情,那這時候去操作成功率自然就會提升很多。
只要能弄清楚自己的交易系統,就可以從容的知道如何應對市場的波動,該賺錢的時候能夠穩地的獲利,沒有賺錢的機會時,盡可能地減少績效的回檔。長期下去,就能做到大賺小賠,穩穩上升的投資成果。